二季度楼市决策“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 楼市政策或调整首套房贷首付成数
随着330政策实施,央行降息降准,楼市回暖交易量稳步上升。但如果未来中国经济的宏观层面还继续承压,则楼市宽松政策将会进一步“发酵”。
楼市政策会如何宽松呢?首先是继续释放流动性。市场普遍预计中国已经进入降息降准周期,年内估计还会有2-3次降息,1-2次降准。不管是定向还是不定向,降息降准对楼市回暖都是利好;其次是限购政策会进一步修正,如下调非户籍家庭购房缴税和缴纳社保的年限,对于其他三线以下小城市,有可能会允许外籍人士在国内买房;再次是调整购房税收政策。如按交易总额的1%简易税率征收;最后也就是国家住房银行。主要方式有国家开发银行的模式,即住房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筹集资金,然后直接向购房者和开发商提供资金支持;及类似美国的“两房”模式,即住房银行通过购买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来支持个人住房市场(即个人住房贷款的资产证券化)。
就在5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房地产蓝皮书》,其预计2015年政府鼓励住房消费政策力度将大于2014年,住房信贷政策有可能继续放松。
蓝皮书称,当前,库存高企、销售回落是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截至2014年末,全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上升至40684万平方米,同比(比上年同期)增25.6%。住宅施工面积仍以5.9%的速度增长,而销售面积同比下滑9.1%,照此趋势,预计2015年待售面积仍将持续上升。从住房消费角度看,2015年的住房消费环境会好于2014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重提“稳定住房消费”,“因此,鼓励满足居民合理购房需求将成为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预计2015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将继续宽松,具体而言,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浮动幅度下调的可能性较大。”蓝皮书说。而就在今年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商业住房贷款的第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降至四成。同日,财政部下发通知将售房免征营业税年限从原来的5年下调至2年。
按照蓝皮书的说法,由于房地产市场分化明显,为了更好地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中央会继续采取因地制宜、分城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调控权将部分下移。其中特别写到,地方政府担忧地方经济增长放缓,地方财政收入下降,而地方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出让收益,因此出台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的可能性较大,比如: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效仿央行“认贷不认房”,还清住房公积金贷款后再次购房申请公积金,视做首套房;降低交易契税;放宽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一线城市微调(完善)限购政策;重新出台认定首套住房和改善型住房的标准等。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也认为楼市政策或继续宽松。他的观点是,既然投资需求已全面退场,刚需占主导,而改善型二套房贷的首付已经降至四成,首套房贷首付成数维持3成也可适当调整。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地区),凡是首次购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享受最低10%的首付比例。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未来购房的主力应是城市“新移民”。这部分人群在城市安家落户和实现购房的愿望强烈,但房价上涨了10年后,购房者很难拿得出30%的首付款。
在李宇嘉看来,二季度决策层首提“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这也意味着未来总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张,楼市政策将是重点之一。下一步,楼市政策或调整首套房贷首付成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