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4月20日,在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GDP降至7.0%这一底线,同日央行进行了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力度的降准,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资金在1.2 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在此,利好之下产生成本降低效应,使得房企和购房者面临更低的融资和信贷成本,进而加快入市节奏。同时市场各参与主体继续看好楼市,进而加速各类楼市资源流入市场,甚至推高房价。
首先让我们看看降准带来影响。
正面效应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降准将带来三个正面效应:第一:成本降低效应,使得房企和购房者面临更低的融资和信贷成本,同时有利于此前房贷宽松政策的落地,进而加快入市节奏。第二:预期效应,使得市场各参与主体继续看好楼市,进而加速各类楼市资源流入市场,甚至推高房价。第三是:这次降准会和此前各个利好政策进行组合形成叠加效应,将促进成交和价格反弹,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量价等指标出现复苏的迹象。第四是:进一步刺激股市,而楼市也是最受这一波金融政策调整利好影响的行业。
也就是说,最近降准与楼市的组合政策,导致市场市场只会越来越亢奋,成交继续攀升,而房价上涨的预期时间也将进一步缩短,一线二线城市个别楼盘已开始录得上涨,三季度将全面上涨,四季度加速上涨。
随着降准带来金融和房产上涨,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将“趁热打铁”,放出更多好政策,进一步促进GDP回升。
五一前后或有降息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时透露,中国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很大,更说:“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也有空间,我们的利率也没到零”,“空间肯定是有的,但是调节要精心,不是说有空间就一定要用或者用足。”言犹在耳,央行上周日随即祭出全面降准及定向降准组合拳。
招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鉴于本次降准幅度较大,预计未来将迎来较有力度的降息,降息最快或在今年五一小长假前推出”。他指出,大幅降准配合大幅降息,可有力落实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此外,后期财政政策的发力亦值得期待。
今年至少还有两次降准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朱光表示,目前货币政策总体稳健,中央也要求未来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的基调,适度微调,但从实际来看,货币政策在操作过程中已经趋于放宽。如果外汇占款持续保持低位,存款增长较慢,货币政策中短期仍将继续维持中性偏松,利率、准备金率仍处下行通道,降息和降准都有可能出现。预计今年至少还会降准2次,当然,具体次数还需看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
面对房价上涨趋势,只能说买房请赶紧
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在市场回暖逐渐明显的情况下,有可能实施价格回调以保证其集团全年盈利水平。目前来说,中国降准、降息通道已经确认,后续或将再进一步的流动性刺激措施仍值得期待,这对购房者而言,就是把握政策机会、趁房价估值水平仍在低位果断入市,尽早购房。
同时对于购房者来讲,首先应该把握好上述市场节奏的变化规律,趁短期市场还没有完全复苏好转的阶段进行入市购房,由于当下开发商资金面仍然相对紧张的阶段,因此选择购房性价比仍然较高的时机入市,把控好降准降息等“救市”政策,带来的购房福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