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2015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新年的第一季度楼市成交量价齐跌,开发商到位资金10年来首现负增长。
数据显示,2015年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7892亿元,同比下降2.9%,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上榜房企业绩全面下滑,一季度排名前20位的企业仅6家实现业绩同比增长,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平均销售金额较2014年同期下降15.37%。
DTZ戴德梁行董事、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伍惠敏分析认为,“未来的趋势是,大牌开发商会收缩三四线城市,主攻一二线城市,尤其加强一线城市布局。事实上,在一季度全国销售20强的上市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高达6成,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在经历了2013年和2014年每年超过12亿平方米的商品房成交量“天花板”之后,市场由于需求透支在今年一季度显现出后继乏力的迹象。3月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楼市新政策,改善型购房人群开始加速入市,二季度市场上将呈现新平衡。
时间 | 新政策 |
3.1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了购房贷款成本。 |
3.27 | 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新政,正视国内楼市供应结构性过剩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法,意欲从供应端出发,在行业根源上调节市场供求矛盾。 |
3.30 | 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将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下调至4成,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最低降至2成;同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将普通住房营业税免征期由五年改为二年;已经还完贷款,再用商业贷款买2套房首付比例30%。 |
但业内人士提醒,从“330新政”之后的成交数据来看,虽然一二线城市相对较好,但三四线城市表现仍然较弱。可见,政策对基本面较好的城市带来了积极作用,而对供过于求的城市提振作用有限。整体而言,由于诸多城市库存依然高企,加之土地消化周期过长,需求过度透支,房价调整尚未到位,楼市市场自我调节,中国楼市正在走向新平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