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同安区启动河道清污疏浚工程,对重要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并对流域的景观进行改造,此外在提升河流的防洪标准的同时,还力争修复流域周边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前,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流域环境已大为改观。
河道清污 水质已有所好转
昨日,记者在位于同安区西洪塘社区旁的埭头溪(祥平街道段)清污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正在清理着下河道的路径。施工方代表林先生介绍,“埭头溪上游的清污工程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以上,仅剩泥山溪西洪塘段400米左右尚未清理,估计十天就可完工。”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同安区西浦村内的埭头溪(西柯镇段)。站在桥上,水利局工作人员林漳跃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清污整治,目前埭头溪的水质有了一定好转,已然闻不到溪水的臭味。”据负责本河段清污施工的厦门建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刘先生介绍,“埭头溪(西柯镇段)清污年前就开工了。现在就剩下眼前这200米左右尚未清理,大概三四天就可完工。”
住在附近的村民林先生和陈先生,对清污工作大为赞赏。他们说,“以前,特别是夏天,村民们家里连窗户都不敢开。政府对河道整治后,环境就漂亮了,空气也有了一定的好转。”
巩固成果 管理养护将跟上
据同安区水利局水利管理站站长林炎烽介绍,此次厦门市涉及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共9条溪。同安区有4条,其中清污的溪流是埭头溪、官浔溪下游,而埭头溪包含着泥山溪、梧侣溪、城南排洪沟等三条支流。
截至近日,同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清理河道污泥约80.6万立方米,共计投入资金1172万元。估计十天后,河道内发浑发黑发臭的污泥将大大减少;两侧护坡臭气熏人、垃圾成山的场景也将消失不见。“未来的水流不再是蠕动的景象,而是回归它的原貌,正常流动。”
据悉,埭头溪与官浔溪的清污工程从2014年12月启动,涉及河道总长12.45公里,完成清理污泥12.3万立方米,清理垃圾1.1万立方米,清除杂草7.55万平方米,共计投入资金超500万元。其中,官浔溪已整治完毕,埭头溪整治已接近尾声。
林炎烽介绍,整治效果出来了,关键还在于管理与养护。之前都是管理与养护不分离,养护经费严重缺乏,这很不科学,所以结合此次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同安区在积极探索创新溪流养护办法,并紧锣密鼓制定溪流管理养护的相关制度。
据悉,同安区在2013年8月,就已在全市率先试行“河长制”管理模式,在同安区的流域整治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所以,同安区委区政府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河长制”的工作意见及实施方案的同时,即将出台《同安区溪流养护实施办法》,将溪流养护管理范围与养护责任落实到各镇(街)、场,确保养护经费列入各级政府每年财政预算,使河道溪流在整治后的管理和养护进入常态化。(文/本报记者 卢漳华 通讯员 郑素描 杨心亮 图/通讯员 何东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