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
全市生态控制线:981平方公里
城市开发边界:640平方公里
海域及滩涂:78平方公里
本岛建设用地:107平方公里
本岛生态控制线:约37平方公里
本岛综合公园:16个
本岛社区公园:52个
【成果】
●2012年至2015年7月,本岛仅出让湖里旧村改造(钟宅和后埔)两宗商住用地,用地面积6.03万平方米。
●截至11月底,本岛已建成投用公共自行车站点350个,投用公共自行车约6500辆。
●本岛环松柏湖、环筼筜湖等慢行步道系统陆续建成投入使用,鹭江道轮渡码头至厦大白城、“狐尾山-仙岳山-园山-薛岭山-虎头山-五缘湾”慢行步道系统也正在有序推进。
眼下,厦门本岛正在经历“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等的困扰。本岛建设、发展,如何才能冲出“重加法、轻减法”的老路,有效缓解岛内开发建设压力?昨日举行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关于“限制和控制厦门本岛开发”的议案办理情况报告和议案办理结果审议报告。
本岛规划建设用地减少3平方公里
市人大城建环资委的议案办理结果审议报告指出,在限制和控制本岛开发上,今年已有多部相关法规出台——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关于调整我市投靠入户政策的通知》对户口迁入思明区、湖里区的人员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政策门槛。市政府今年10月23日通过《关于提升厦门岛环境品质的若干规定》,从生态环境保护、历史风貌保持、旧城品质提升、分区发展管理等方面,对本岛开发提出具体、明确的规划控制要求。
报告建议继续加强规划开发管控。在总体规划层面,通过“多规合一”,全市划定生态控制线范围981平方公里、城市开发边界640平方公里、海域及滩涂78平方公里,本岛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从原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110平方公里减少到107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从约34平方公里调增为约37平方公里。
同时,报告提出岛内建设用地“不开发、小开发、慢开发”的分区分类控制策略和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分区高度控制要求,严格落实旧城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和“山海相连、城景相依”的城市空间格局。
2020年本岛综合公园将达16个
此外,报告还提出通过严格控制本岛居住用地供给,来降低本岛开发强度,同时改变旧城、旧村“就地平衡”整体改造模式,对确需改造的,严格控制开发强度,腾挪出的用地主要用于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和道路交通设施,增加公园绿地或公共开敞空间。
管控之余,还要提升本岛环境品质。据称,未来我市将积极开展全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及绿线划定规划,确定到2020年本岛综合公园数量将达到16个共739公顷、社区公园52个共84公顷、带状公园8个共217公顷、街旁绿地428公顷、防护绿地262公顷。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不断优化提升慢行系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