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提示操作提示

 
  厦门市
【切换城市】

今后五年集美将优化生态环境 建设宜居城市

2015-12-09 09:23:58   厦门日报  

08.jpg


集美新城实现“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进入打造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的新阶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今后五年,集美区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丰富和提升人文集美战略的内涵、途径和举措,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确保“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名词】


  产业社区


  “产业社区”,是集美在今后五年加快推进服务产业配套与服务宜居配套在产业园区深入融合的重要举措。产业社区将以企业和员工需求为目标,建立“企业—社区—社会”的生活圈,重点推进软件园三期等新型产业平台利用自有或周边房地产资源,建设购物、餐饮、休闲、健身、文化等功能设施,推动部分设施与周边街道、社区共建共享,做好教育、医疗等综合性配套,为企业吸引人、留住人创造好外部条件,打造形态丰富的高端产业发展空间,实现建筑空间、发展模式、产业内涵和城市服务水平的全面更新。


  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推进“产城学人”深度融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集美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辖区十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更是集美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基础。为此,集美提出,将推进“产城学人”深度融合,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所谓“产城学人”深度融合,就是将产业发展、城市发展、高校院所发展和人的发展统筹考虑、协同推进,以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以宜居城市留住人才、人才红利又助推城市品位提升,依托高校院所培育人、人才促进高校院所内涵特色发展,全方位满足人才的全方位需求、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未来五年,高校“智能”,将更多地转化为经济“产能”。集美提出,将构建“政产学研”合作联盟,大力支持辖区大学发展,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政府、企业联合组建政校企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区内创新型产业平台与在集、全国乃至全球高校、科研机构构建协同创新和创业的平台;建立政校企之间的有效链接,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合作对接平台载体,办好办大区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对接会等,促进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


  未来五年,集美区将进一步做好政府服务,继续出台政策举措,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节能技改、品牌创建、标准化建设等技术创新,并按照“着眼高端、环境留人”的理念,继续深入实施“聚贤集美”人才计划,着力打造人才与产业项目无缝对接、与金融资本有效衔接、与行政服务团队全程链接的人才生态系统。


  嘉庚精神及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是集美独特的人文基因,也是集美未来发展的文化资本和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十三五”期间,集美将进一步做大嘉庚城市文化品牌,把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作为培育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构建集美特有的人文气质和城市精神,激发创新转型推动力。


  实现产业转型新突破,构建“4+X”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基础支柱。“十三五”期间,集美提出构建“4+X”现代产业体系,按照“精一优二壮三”的思路,重点培育和发展软件信息服务、机械装备制造、商务商贸物流、文化演艺4大支柱产业,扶持发展新材料、水暖厨卫、纺织服装等优势特色工业和现代都市农业,争取到2020年,建成10条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链,3个产值超500亿的产业集群。


  聚集高端产业资源,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是集美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词”。为此,有着雄厚制造业基础的集美区,将围绕争创智能制造示范区,实施“互联网+制造业”,推动重点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实现“机器换工”;大力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动漫游戏、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链;加快形成区域城市演艺中心、商务商贸物流中心,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营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打造城市转型新样板,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宜居空间


  过去的五年,杏林湾畔从蓝图变为现实的集美新城,是厦门最年轻也最亮眼的一片新兴区域。如何让集美的城市更宜居、更有自己独特的面目,成为下一个五年集美城市建设的课题。


  为此,集美提出将在“大力塑造城市风格”的同时,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强城市管理、优化生态环境等,全面强化宜居城市的全要素支撑。


  作为一座人文之城,集美将在优化城市设计上下功夫,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记忆空间,完善“一心四片”空间布局,强化“一心、两轴、四城”的多元复合结构,突出体现嘉庚建筑和闽南建筑风格,建立起属于集美的“城市视觉识别体系”,建成“一湾一线连片”的城市夜景,夯实城市形象实体支撑基础。


  一个涵盖地铁、高速公路、国省道、“两环八射”快速路网等外联通道和区内市政道路的综合交通网,将在“十三五”期间形成,同时,以轨道交通为突破口,集美将加快推动厦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集美老火车站片区改造,建设地铁、BRT、有轨电车等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随着新城建设的推进,集美“一心四片”城市格局已逐步连片成势,未来将进一步吸引人气、商气,加快形成城市中心,推动马銮湾、环东海域建设。城市不仅是现代、便利的,还将是生态、绿色的。未来五年,集美将以争创“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为抓手,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大力实施工业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并结合海绵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空间。


  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等应用的推广,集美将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的方式,以“智慧城市、数字城管”系统为基础,深化建设集城市管理、治安防控、网格化服务和公共应急指挥于一体的两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践“大城管”模式。


  展现社会转型新作为,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十三五”期间,集美将围绕建设“人文和谐的幸福城区”,大力推进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未来五年,集美将打造充分就业城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多年来,涵盖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的“绿洲计划”已经成为集美民生建设的一个响亮品牌。未来五年,集美将依托打造“全民社保示范区”,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延伸拓展“绿洲计划”,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


  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配套,也将在未来五年得到“大跨步”发展。十三五期间,集美将打造全国教育强区,积极促进公平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打造全民健康管理服务示范区,加快医疗卫生机构现代化建设,布局健康休闲和高端医疗产业,推动新城三甲医院、灌口、后溪医院尽快建成。


  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将继续以“共同缔造”作为抓手和载体,完善“一核多元”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推进社区去行政化,培育各类社会组织,让每一位居民都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一起为打造更美好的家园献智、出力。

 

 


  • 浏览(179)
  • 手机端
    分享
  • 更多
全程免费

全程免费 全程免费 路线自选 路线自选看房团报名

姓      名:
手      机:
意向楼盘:
 

共有0条评论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大家都在关注

  • 厦门地产情报站

    关注
    每日及时推送厦门人居楼市、新闻资讯、市场动态、为购房者提供服务和参考!

    【扫一扫关注】

  • 漳州九房网

    关注
    及时推送漳州人居楼市、新闻资讯、市场动态,为购房者提供服务和参考。漳州买房,首选九房!更多详情请登:漳州九房网~

    【扫一扫关注】

  • 泉州九房网

    关注
    九房网(订阅号)为您提供实时的泉州房产资讯、泉州买房信息、泉州新房楼盘等资料,让你享受更多购房优惠。泉州买房,首选九房网!

    【扫一扫关注】

  • 畅所欲言聊房产,快来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