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提示操作提示

 
  厦门市
【切换城市】

国内首个海绵城市院士工作站在厦揭牌

“中联环海绵城市王浩院士工作站”昨启动运行

2015-11-25 09:11:56   厦门日报  

96.jpg


波光潋滟的海沧湖畔,昨天上午9时30分传出持久的掌声——“中联环海绵城市王浩院士工作站”的牌匾在揭开红盖头后,辉映出现场每一个人兴奋的面庞。国内首个海绵城市建设的院士工作站,在这一刻正式落户厦门并启动运行。


  简短的仪式,却为市委、市政府的海绵城市建设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厦门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6家、我省唯一的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而《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也已付诸实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联环海绵城市王浩院士工作站”的落户,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文水资源专家王浩及他的团队,与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紧紧握手,他们将利用院士工作站这一平台,快速提升厦门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实施速度和品质,助力厦门打造国家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沿海城市的典范。


  【名词】


  海绵城市


  国际通用术语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尽管听起来拗口,但这个名词如今却已为厦门人所熟知。其实,通俗地说,它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不下雨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名片】


  王浩,男,1953年8月生于北京,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主持完成国家973、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 )发展规划项目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


  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集投资、研发、设计、咨询、建设、运营为一体,面向全国提供综合水污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长期致力于城市雨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和再生水的利用,作为中国分布式再生水处理的标杆性企业,其模式已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新思路】


  “末端治理”变“源头减排”


  昨天的揭牌仪式上来宾众多,但王浩站在人群中,却能一眼被人认出来。这位戴着眼镜、笑容可掬的科学家,和人谈论最多的就是“海绵城市”。


  细心的人已经注意到,《厦门市水资源战略规划(2015-2030年)》,就是由王浩主持编制的,而在业内看来,这为厦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创新奠定了前期基础。王浩及其团队在近年来的调研中发现,当前,厦门的人均水资源仅为330立方米,该数字与7350立方米的国际标准相去甚远,因而,在这样一座高速发展却存在缺水风险的城市里,有效地处置水体污染迫在眉睫。


  “要保护好、利用好厦门珍贵的水资源,就必须要有新思路。”谈及这一点,王浩昨天显得很欣慰,他看到,这些年厦门的水源整治走出了国内其他一些城市“就水论水 ”的死胡同,通过大批分布式生态水处理系统的成功建设,已经从“末端大集中治理”变为“源头区域分布减排”,黑臭水体在逐年消失,取得的成效令全国瞩目。


  【新平台】


  科企合作实现成果转化


  坐落在海沧湖畔的“中联环海绵城市院士工作站”,昨天刚刚启动就呈现出一派忙碌。外人走进这里,很难分辨出哪些是王浩的科研团队,哪些是中联环的研究人员。


  工作站今后要做什么?在王浩看来,从大的方面来说,海绵城市建设“净”、“用”两项措施,中联环已走到全国前列,此次与中联环强强联手,将把科研知识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和保障厦门海绵城市建设及创新能力,将纸上的规划落地到大地上;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依据“需求为基础,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实效为根本”的原则,院士专家们围绕企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供服务,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实际上,在王浩的心中,还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要把在工作站形成的水环境生态保护的“厦门经验”,推广到南方乃至全国地区,让国内其他城市在建设海绵城市时,都能第一时间想到厦门的“样板”。


  【新契机】


  生态文明之路愈走愈宽


  这些年,逢雨必涝成为不少大中城市的痼疾,人们在对“到城市看海”的调侃过程中,更多的则是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期盼。专家说,这种城市建设,包括“渗、滞、蓄、净、 用、排”等多个方面。


  在王浩的理念中,其中的“净”、“用”,对厦门而言至关重要。他坦言,中联环在分布式生态水处理系统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吸引其把目光看过来,并最终携起手走到一起的直接原因 。


  每一个生态水再生处理站,都像是藤系上的一个晶莹透亮的“葡萄”,点缀在杏林湾,在环东海域,在厦门岛内岛外只要有水的地方。今年,国务院参事葛志荣、黄当时、张红武等一行5人前来我市调研“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时,就对中联环颠覆传统,用分布式生态建设新机制建设的生态水再生处理项目发出由衷的赞叹。如今,越来越多的 国内外专家还在不断把目光聚焦中联环“区域集中、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循环再生”为原则的水处理新模式——与传统体制和系统相比,它不仅节省了大量远距离传输的管道、 泵站的投资,还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使雨水变干净,污水变成第二水源。


  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义泉昨天很自信,他说,踏准了厦门建设中国首批海绵城市的新节拍,借助院士工作站的强力引擎,中联环的生态文明之路,定会愈走愈宽。

 


  • 浏览(291)
  • 手机端
    分享
  • 更多
全程免费

全程免费 全程免费 路线自选 路线自选看房团报名

姓      名:
手      机:
意向楼盘:
 

共有0条评论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大家都在关注

  • 厦门地产情报站

    关注
    每日及时推送厦门人居楼市、新闻资讯、市场动态、为购房者提供服务和参考!

    【扫一扫关注】

  • 漳州九房网

    关注
    及时推送漳州人居楼市、新闻资讯、市场动态,为购房者提供服务和参考。漳州买房,首选九房!更多详情请登:漳州九房网~

    【扫一扫关注】

  • 泉州九房网

    关注
    九房网(订阅号)为您提供实时的泉州房产资讯、泉州买房信息、泉州新房楼盘等资料,让你享受更多购房优惠。泉州买房,首选九房网!

    【扫一扫关注】

  • 畅所欲言聊房产,快来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