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集美“高颜值”
降尘神器“雾炮车”
全国瞩目的青运会水上赛艇、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草莓音乐节、与国际接轨的“高大上”集美·阿尔勒摄影季……近几个月来,先后几个“重量级”活动让厦门集美频频在大家的视野中“亮相”,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集美,无不赞叹她的“高颜值”——无论是带着浓厚人文气息的老学村、点缀着园博苑的杏林湾,还是大气壮观的新城区,都让人赞叹集美之美。
事实上,人文集美的“高颜值”除了“天生丽质”外,也离不开城市管理者的“后天努力”。作为全市建设速度最快、工地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仅仅在集美新城不到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100多个在建工地,极易造成扬尘、砂土垃圾等污染。
作为一座“爱美”的城市,集美的城市管理者始终没有放松对“颜面”的要求,近期,有关执法部门更是开展了对100个在建工地、64条道路及2100多亩边角地的“防尘降尘”集中整治,同时重点对海翔大道、滨海西大道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砂土污染和扬尘专项整治,从与人们生活和城市景观密切相关的扬尘污染入手,提升城市宜居和营商环境。
引进神器 工地不再尘土飞扬
500平方米以上工地 必须配备“雾炮车”
杏林北路旁,一个在建楼盘正在紧张施工。不过,跟大多数人对工地“脏乱差”印象所不同的是,施工地面上几乎看不到黄土渣、泥巴印,更“奇怪”的是,一辆扛着“炮筒”的车子,正不时通过“炮筒”向高空喷射水雾。
“我们要求工地必须要有降尘措施,这个‘炮筒车’是一辆多功能抑尘车,我们叫它雾炮车,雾炮车能够喷射的水雾颗粒非常小,可以与污染颗粒物、尘埃等结合,大大缓解工地的扬尘。”集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机动中队负责人叶祺禧说,这种雾炮车,超过500平方米的工地都必须配备,除此之外,无论是工地围墙边还是正在施工的建筑体,都装有喷雾装置,多效并举达到降尘的目的。
减少工地本身的降尘,只是保障城市环境的其中一环。为了防止工地进出车辆尤其是渣土车造成路面污染,执法部门从“控源头”做起,对在建工地营运土方车辆进行统计,建立台账档案,要求所有土方车必须“净车上路”。
在杏林北路旁的这个工地,靠近大门口就有一个洗车台及沉淀池,所有出入的工程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出场并做好密闭围挡后,才可以上路。
部门联手
紧盯“上路”渣土车,海翔大道、滨海西大道整治至明年1月中旬
对于那些没有净车上路、没有围挡或随意抛撒的车辆,执法部门严格查处,坚决不手软。就在几天前,一辆货车在途经集美新城大明广场时,就因为抛撒垃圾被“抓现行”,遭到行政处罚。
集美在建工地多、道路多,需要多部门联手协作。在海翔大道、滨海西大道的砂土污染和扬尘专项整治中,集美区建设、交通、市政园林、国土房产、海洋渔业执法部门、公安、交警、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等“联合出动”,分工协作,对工地、运输车辆进行严管,重点打击渣土车、运砂车超载、超限、滴撒漏污染路面等问题。
海翔大道、滨海西大道均是车流量大、工程车辆多的要道,相关整治工作任务艰巨。此项整治将持续至明年1月中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