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潜规则,一般情况别人是不会告诉你的!买房更是如此,对于初次买房的人来说,了解这九大潜规则,保你买房不吃亏。
1、售楼处的人不一定是开发商的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公司主张“轻资产”,把销售团队外包给代理公司。有些代理公司的销售为了卖出房屋,欺骗消费者说这个地段交通十分便捷,新开的地铁就在附近,但其实地铁通过的路线与这里八竿子打不着,步行十分钟可能是驱车十分钟。
2、买房送“学位”不一定能实现
不少买房者都是冲着学位来的,可真正到了开学的时候,不少赠送学位却无法兑现。因为学位的指标、年限、户籍等限制,公校学位兑现时要交赞助费,导致子女上学不成。为避免上当,买房送学位最好能体现在合同中。
3、赠送面积可能是陷阱
“买一层送一层”,“赠送超大花园”,不少免费赠送的东西通常让买房人很是高兴。实际上,这种买一赠一的房间单价会比无赠送的同类户型要高出不少,而且有的赠送面积本来就属于业主。
4、沙盘掩盖“不利因素”
如果售楼处的销售拿出沙盘为购房者介绍楼盘的绿化率达到30%或是更高,你可别轻易相信他。你在沙盘上看到的一大片绿色也许只是停车场。一位有多年销售经验的售楼经理说:“由于地下的停车位面积不够,开发商势必要将停车的地方转移到地面。这些地面往往是长草的空心砖铺成,实际的停车场就这样被偷偷变成了沙盘上的绿化带。当然计算绿化率的时候也会包括这些长草的空心砖。”
5、产权70年不表示你可以住70年
购买商品房时,你会看价格、看地段、看户型……但是你注意到楼盘所处地块的土地使用期限这个问题了吗?也许你说你注意了,销售人员告诉你房屋产权是70年或者50年等,但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商品房”真正的居住时间到底是多少呢,按照正常的流程,产权是按开发商拿到地开始计算,一共70年。
6、样板间里有很多小手脚
有时候你当初在售楼处看到的样间到交房的时候就被拆掉了,那很可能是因为样板间作为开发商的展示空间,一定会“扬长避短”,充分体现楼盘户型的优势,而到了交房的时候为了避免那些过于“较真”的户主发现自己的房子与样板间之间存在差距而引起的纷争,开发商“毁掉”证据。其实样板间很多都被做了手脚,比如床的尺寸要比正常的床小,衣柜的径深也比较浅,还会大量使用镜子,巧妙布置灯光,让客户感觉到更为广阔的空间。”
7、户型图会故意制造错觉
从单套房的户型图上看到,为体现功能分区,设计户型图的单位会特意用餐桌椅、沙发、床、厨具、卫浴等来分别体现各功能空间,但是要注意,设计师在制作户型图的时候,可能会随意缩放家具的大小。记者就曾经见过一个户型图,餐厅开间可能仅有1 .5米宽,但是却“摆放”了一张6人座的超大餐桌,形成了餐厅非常宽敞的错觉。
8、精装修费用做贷款利息惊人
在精装修房子的销售环节,开发商会告诉你“装修款也能做贷款”。看起来似乎对刚买房、手头拮据的买房人来说,这笔装修支出也可慢慢支付。
9、你的个人资料可能被卖出
买完房子,你是不是会突然接到各种让你去装修、买保险(放心保)、买家具的推销电话?不幸地告诉你:你的个人信息已经被出售了!一位房产销售经理解释:“由于买房置业这个过程涉及到诸多环节,客户的资料究竟是在哪个环节被卖了,我们也不得而知。银行贷款会登记个人信息,所有的业主信息在物业公司也有备案。当然也有可能是销售人员私下把信息卖给了别人。”购房是一个很长的利益链,卖给装修公司、电器公司都有可能,但是出售最多的对象还是中介公司。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