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公认的大城市、高房价,被称作一线城市,也被房地产界称为楼市的“四大金刚”。那么除“四大金刚”外,在二线城市中还有4个城市,它们房价坚挺,极少受到限购、限贷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冲击,几年来价格维持稳中有升态势;它们库存量合理,甚至有的供不应求;调控放松后,房价指数6月同比涨幅及历年涨幅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仅次于北上广深,堪称楼市“四小金刚”,它们是——厦门、郑州、南京、合肥。
在6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增幅排名中,厦门、郑州、南京、合肥跻身于全国前十强。若综合2010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坚挺情况看,厦门、郑州、南京、合肥排名会超过排在此前的天津、温州,坚挺程度仅次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而厦门可以说是楼市金刚中的金刚,综合近两三年的表现,厦门涨幅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从数据上看,厦门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连续4个月上涨,同比涨幅居全国第3,相较2010年同期房价涨幅居第二。而且,在去年全国房价下跌时,厦门房价仍在上涨。
原因何在?
专家表示:
“厦门城市地域小,可开发空间有限,岛内基本没有土地供应,岛外拿地难度也不亚于北京、上海,而且拿地成本高,价格坚挺是必然的。面对这样一个健康上行的市场,很多企业想进来,大部分本土企业又面临着缺粮或者断粮的状态。这种高成本的境况对房价的支撑是最直接有力的。”这也是厦门频频出现房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厦门在去年下半年之前库存去化周期一直维持在6~8个月的水平。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体市场环境不好,购买者观望气氛变得浓烈,加上开发商推盘和定价上的一些犹豫,以牺牲去化量而保持价格坚挺,厦门库存化周期一度达到12个月以上,供求关系发生了极速逆转。
今年二季度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及福建地方政策的刺激下,厦门主流开发商基本达成共识,以去库存为主,定价也相对合理,使得二季度去库存效果明显,整体供求关系有所改善。在全国还在去库存的楼市淡季厦门已经开始在量和价上实现双赢。
厦门,有着“海上花园”的美称,而城市建设位居全国前列,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也是福建最好的,现已形成较完善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自贸区使得厦门在投资、就业等方面也优于其他二线城市,这些优势都吸引着外来购买力的进入,或投资,或养老,或移居,厦门净流入人口已经超过了户籍人口。因此,厦门的房价才会居高不下,而且不少人士预测还会持续上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