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时间的变化,也使得沿线区域房地产价值重构,除了真正的地铁房之外,“我靠地铁”的概念满天飞,这不能不让购房者擦亮双眼,仔细分辨一下,什么样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地铁房。
购买地铁房的四大误区
误区1、离得近就是地铁房
关于什么是“地铁房”,业内都有一套评判标准,一般来说,距离地铁站点步行5分钟可到达的房子称之为“正地铁房”;10分钟内到达称为“准地铁房”;15分钟内到达称之为“近地铁房”。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楼盘在缩略了数倍的交通规划图上标出来地铁线路,然后宣称这个离项目如何如何近,事实上,真正修通之后才发现,从小区大门走到地铁站竟然要半个小时,这也算地铁房?
误区2、地铁房离得越近越好
事实上,凡事皆有度。国外一项研究数字显示,从安全性和私密性角度而言,社区与地铁站的距离最少要保持200米,人流量较大的站口与社区之间则应距离300米左右,购房者不妨考虑步行时间15分钟可到达地铁站点的项目,这样既可享受地铁的便利,又可有相对幽静的居住环境。
而且,现在地铁多在地下数十米建造,但辐射到地上的轻震依然存在。有业内人士表示,住宅与地铁距离过近并不宜居,地铁的震动、噪音会严重影响居住质量。
误区3、地铁房一定能增值
毫无疑问,地铁开通将从时空两个维度改变城市运行模式,也客观上促成了沿线楼盘的价值重构。
一般来说,已发展成熟的城市中心区由于原有区位条件已相当优越,在用地强度或性质未改变时,修建地铁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而接近城市的边缘地区,由于区位条件的改善幅度很大,土地集聚利用比较显著,故房地产价值的增长受地铁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越是交通不成熟的区域,地铁投资对周边地区产生的效益越大,房地产价格的升幅也越大。
而且,城市中心区,由于其商业氛围已经形成,其增值的周期很短,而新开发区,增值周期则较长。由于预期心理的增值容易受市场等因素影响,所以,地铁开通前是开发商炒作房地产价值的最佳时期,但在此时入市的个人投资者,往往容易被套牢。所以对投资者而言,要警惕在前期过多透支地铁对房价的影响。
误区4、地铁房在手,全城我有
一说起地铁房,普遍认知都是方便快捷,生活的便利性也提高了。客观上,地铁的开通,特别利好郊区的房子,但这绝不意味着有了地铁,在这里买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决定房地产的价值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交通条件外,还有市场、政策、规划水平、周边环境和配套水平等。房地产的升值不能单靠地铁来拉动,最终还要看楼盘自身质素、周边配套、人文、环境等因素。甚至可以说,地铁只会给高品质的楼盘“锦上添花”,而不会给品质低下的产品“雪中送炭”。
必须搞清楚的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1、地铁最终通车时间与交房时间
若想在地铁周边购房,地铁的通车时间一定要准确把握。远期规划的交通路线、站点分布、通车时间、工程是否如期竣工等因素,一定要事先考虑在内。由于预售房一般都是在售后一到两年内交房,因此购房者在选择轨道交通时应尽量考虑那些接近通车或者业已通车的线路。
因地铁房优势突出,均价常高于同地段产品,因此,只有在地铁尚未开通前入手置业才能抢占先机,房产未来的保值升值空间才更大。
关键2、盼升值?请搞清政策规划
地铁房的升值空间大小,从根本上来说是由需求量决定的。
简单来说,是一个这样的规律:大量外来人口存在,原有城内用地有限以及地铁沿线规划合理,是地铁沿线升级潜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在选择投资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潜在住房需求量和城市的大投资环境。比如,房产周边是否有完善的生活配套?是否有更多的有力政策保证房产价值的上升?这一地区是否是政府规划发展的地区?
关键3、周边环境因素
买地铁楼盘,势必要搞清楚周边环境,而地铁站口大多设在繁华位置,其噪音、空气等污染也相对严重。
以地铁带来的噪音问题为例,解决方案有两种,一种是选择离地铁出站口比较远的地方。据介绍,沿城市铁轨楼盘,至少在距铁轨项目200米之外才不会或者很少受到地铁运营产生的噪音、震动等影响。另一种方案就是关注建筑材料,一些比较高端的住宅,通过建材或适当的设计改良也可以缓解噪音污染,在选房时可针对房屋建筑材料仔细询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