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发改委官方微信今天独家发布——
日前,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厦门市关于完善提升软件园二期及周边推进我市创新社区建设试点的工作方案》。这意味着,厦门在软件园二期及周边“黄金地段”建设创新创业空间的规划全新出炉啦!
厦门软件园二期
小编从厦门市发改委获得最新消息,这个方案是为了将厦门软件园二期建设成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社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而制定的。2016-2018年,园区周边场所改造全部完成,创新空间进入正常运营,经验要在全市进行大力推广。
现在,就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本次试点工作的六大重点吧——
一、汇聚创新创业人才
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针对企业招聘需求,以北京、上海等城市为重点,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打包招聘工作。探索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模式,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协议,组织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和实习平台。
引进具备创业经验的人才。通过开展海峡青年创业嘉年华、人力资源中介平台等市场机构,对创业意愿强、有创业经验和创业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加大引进力度。
加大面向台湾地区的人才引进。鼓励台湾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参加厦门市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对台湾到大陆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相对低价、配套完善的生产、生活空间以及职业辅导;对吸引台湾人才和项目的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奖励。
优化人才政策。建立以能力、业绩、市场价值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奖励机制。集中破解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就学难题,通过多种手段,对落户于企业集体户或周边社区集体户的企业员工,尽量满足其子女就读周边指定的公办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入学需求。
二、打造创新创业龙头企业
优化资源配置。突出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将研发办公空间、公寓、人才政策、政府扶持资金等稀缺资源优先配置给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推进龙头企业上市。支持龙头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海西股权交易中心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
鼓励龙头企业催生新型创业企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内部创业孵化机制,鼓励员工内部创业或者设立投资基金和创业孵化基地培育新项目。
引进外部优质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引进机制,加大对国际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鼓励国际国内龙头企业在厦设立分公司或工作站;引进和培育创客空间和创新孵化器运营管理机构。
三、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组建创业导师团队。设立创业导师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各方面针对性辅导。对成功辅导和孵化企业的创业导师予以奖励。同时,通过创业导师及其关联机构的资金投入,带动创业投资进一步关注厦门市创新创业企业。
吸引投资人来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吸引外地投资人通过厦门创业游、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新型孵化器等平台,集聚厦门。
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创新创业企业的不同发展周期,建立健全相适应的天使投资、政府扶持基金、风险投资(VC)、银行信贷资金、私募股权投资(PE)、公开募股(IPO)及股权并购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产业配套服务。拓展园区入园业态,允许部分科技服务业机构入园,尤其是法律、会计、知识产权、金融等服务机构入园。
四、拓展创新创业空间
提升园区内部空间使用效率。规范园区研发空间管理,建立统一的研发空间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统筹研发空间使用和管理。
拓展园区周边地区。对园区以南吕岭路以北片区的空置办公楼、旧厂房,通过国有企业回购或鼓励产权企业按照规划定位及新型创新创业空间的特征进行改造、装修,并引进专业机构负责运营管理。探索通过市场化办法,降低各类创新创业空间租金。
拓展吕岭路以南区域。对吕岭路以南开元工业园区内的旧厂房进行改造,作为软件园二期及周边创新创业社区的延伸,适时扩大园区范围。
五、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满足居住需求。对园区公寓进行清理和整合,重点面向一定薪酬以上的人才以及初创企业的创业合伙人,以较低租金、较短年限进行出租,充分提升园区公寓在为来厦人才提供短期居住空间方面的作用;收购、租赁软件园二期周边空置保障性住房,或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办公楼、旧厂房改造为SOHO公寓,为创新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的居住空间。
改善提升园区交通。发展公共交通,开设若干条公交专线,用以连接软件园二期与岛内外主要公共交通枢纽;鼓励龙头企业灵活开通高峰通勤巴士;鼓励园区拼车,建立拼车平台;调整并完善园区内外交通运行线路,提高通行效率;利用价格杠杆,提高临时入园车辆停车费用,减少入园车辆总数;利用园区周边空置用地,建设停车场。
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在园区内外开辟部分空间,增加餐厅、咖啡厅等餐饮配套、社交配套,以及商业零售、健身和休闲场所。与周边学校联动,探索建立幼儿托管、家教辅导场所。与周边医院等医疗系统对接,建立园区内的卫生医疗服务中心。
六、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统筹政府政策。对各部门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建立统一的政策发布平台,提高政策知晓度。
建立第三方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和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设立、政策咨询、融资、知识产权等“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统一的、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为园区企业提供全面、主动、靠前、优质的各类政府服务。
搭建企业与政府沟通的平台。成立创新创业协会,鼓励园区企业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服务反馈机制,及时反馈企业需求,提高和改善政府服务水平。
优化政府资金扶持方式。理顺现有财政资金支持的层次,采取以奖代补、股权投资、代偿补偿、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结合补助、贴息等传统方式,探索“创业券”等新型方式,构建政府资金扶持的完整体系。
进度安排:
7月底前,基本完成软件园区内提升工程,同步开展园区周边空间拓展,落实相关空间的改造主体和创新单元运营合作伙伴,确定改造方案;8月,园区周边相关场所改造、装修等进场施工,2015年底,部分场所改造装修完成,创新空间组织架构形成,开始吸引创客入驻。2016-2018年,园区周边场所改造全部完成,创新空间进入正常运营,并将经验在全市进行进一步推广。
最新评论